問小孩39度算高燒嗎
病情描述:
小孩39度算高燒嗎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孩子體溫達到了39度這種癥狀是屬于高燒。有很多的原因都可引起孩子出現高燒的癥狀,比如各種病毒感染、各種細菌感染,或者是肺炎支原體感染,一定要查明原因再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孩子在高燒的過程當中可以服用布洛芬或者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進行退燒。
意見建議:
孩子在發(fā)燒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多喝溫開水,或者是多喝一些米湯加白糖,能夠預防身體脫水,可以有效的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為你推薦
-
寶寶發(fā)熱多少度算高燒一般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就可以算發(fā)燒,但是,高燒的劃定的界限是超過39攝氏度,39攝氏度以上叫做高燒,超過41度叫做超高熱。寶寶發(fā)燒經常會出現高燒,但是高燒并不代表病情就非常嚴重,因為寶寶的體溫調定功能相對成人比較差,一旦出現感染,不管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都特別容易出現39度以上的高燒?,F在有很多的測量體溫的儀器或者設備,它們的數值是有差異的,醫(yī)學上判定高燒是用水銀表測量腋下溫度。
01:28 -
小孩發(fā)燒39度應該怎么辦兒童由于免疫系統發(fā)育不完善,相比成人改善體溫調節(jié)能力也較差,所以當病毒、細菌、衣原體等侵入機體后,就會導致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溫高熱。這樣的高溫會對兒童臟器造成危害,甚至導致不可逆的損害。發(fā)熱的原因有很多,當小孩發(fā)熱39℃應該盡快前去就醫(yī),做血常規(guī)檢查,查明原因,才能夠針對性治療。臨床上最常見的發(fā)熱原因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比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俗稱流感,流感用藥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葵花小兒氨酚烷胺顆粒,緩解兒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和流涕等癥狀。在藥物降溫的同時也可以配合物理降溫,兩種方法一起用降溫會快一些。39℃時物理降溫不適合選用熱敷的方法,可以選擇冷敷,用冷水毛巾敷在孩子的前額,擦拭腋窩、肘窩以及腹股溝等處。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y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
01:20 -
小孩39度算高燒嗎小孩39度不算高燒,39.1度到41度屬于高燒的范圍,但仍然需要給寶寶積極的進行退熱治療??梢越o寶寶物理降溫,比如貼退熱貼,洗溫水澡,溫水擦浴,并持續(xù)的監(jiān)測寶寶的體溫。還需要給寶寶藥物退熱治療,可以吃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也可以在肛門內塞入小兒退熱栓。同時讓孩子多喝水,多注意休息,避免到人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寶寶所處的環(huán)境也要多注意通風。語音時長 01:10”
-
體溫39度算高燒嗎如果體溫達到39度,一般屬于中度熱。以腋下的體溫測量為例,體溫在36-37度之間,屬于正常,37.1-38度屬于低熱,38.1-39度屬于中度熱,39.1-41度屬于高熱,體溫超過41度以上屬于超高熱。此時的溫度已經超過38.5度,在進行物理降溫和積極的控制引起發(fā)熱原發(fā)病的基礎上,要結合病情給予一定的藥物來進行降溫。比如給予吲哚美辛栓納肛,或者給予布洛芬混懸液口服,要注意退熱時可能會導致過多的出汗,要預防出汗過多引起的脫水反應,所以要積極的進行補液治療。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語音時長 01:09”
-
39度算高燒嗎正常人體溫腋窩溫度在37.1℃以上算是發(fā)燒,37.1℃-38℃之間屬于低燒,38.1℃-39℃之間屬于中度發(fā)熱,高于39℃屬于高熱,目前來說39℃是屬于高熱的水準,高熱需要用退燒藥治療,最常見的是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使用每天2次,頻率最高不能超過每天4次,期間要多喝水,以促進排汗,降低體溫,如果出現精神差,精神萎靡,要及早去醫(yī)院就醫(yī)。
-
39度2算高燒嗎病情分析:所謂的發(fā)燒就是指的測量腋溫時候,腋溫溫度高于37.2度。根據溫度高低又分為:低熱指的是37.3度到38度,中度熱38.1到39度,高熱是39.1到40度,40℃以上就是超高熱。意見建議:所以39.2℃屬于高熱。需要去醫(y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引起發(fā)熱的原因,正確治療。
-
小孩39度算高燒嗎小孩39度算高燒。當小孩的體溫達到39度時,醫(yī)學上被認定為高燒狀態(tài)。高燒通常表明孩子的身體正在積極對抗感染或其他疾病,是免疫系統活躍的反應之一。然而,高燒也可能給孩子帶來不適和相關風險,因此需要及時處理。一、高燒的定義與原因高燒,即體溫超過
-
小孩39度算高燒嗎小孩39度不算高燒,39.1度到41度屬于高燒的范圍,但仍然需要給寶寶積極的進行退熱治療??梢越o寶寶物理降溫,比如貼退熱貼,洗溫水澡,溫水擦浴,并持續(xù)的監(jiān)測寶寶的體溫。還需要給寶寶藥物退熱治療,可以吃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也可以在肛門內塞入小兒退熱栓。同時讓孩子多喝水,多注意休息,避免到人多的地方
